下,可曾听明白了?”
“卑职明白,所有草原情报,及时送到总督行辕和麻总兵账下。”
牧天羽在郑洛下令后,马上接令。
“板升之事,你可曾报于京中?”
郑洛又问道。
“信使早已出发,最快明日午时会抵京。”
牧天羽马上回道。
“这就好,此事耽误不得。”
郑洛也长舒一口气,最起码真要面对最严重局面时,有锦衣卫背书,官军在接到消息前,草原上已经斗起来了,不是宣大出兵迟缓的缘故。
之后,郑洛又命人送来舆图,几个人围着舆图细细查看,最后确定了进兵路线。
之所以如此,自然是要保证最快速度抵达板升城,又要安全,避开周围放牧的部落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让牧天羽知道,随后几天的情报该往哪里送。
一旦明军出关,之后的行程肯定不会及时向宣府汇报,而进兵路线就是牧天羽信使唯一找到大军的地方。
很快,宣府巡抚和兵备道副使也来了。
收好舆图,其他人都告辞离开,郑洛就开始布置各衙门筹备物资的事儿。
粮草、火药等物,连夜清点,供大营调配。
就算有哪些东西不足的,也要从各镇堡调集,临时调配到大营内。
其他的,可以后边再筹集。
好在这些年虽然边境和平,但张居正、魏广德也没少了给各地边镇的物资补给,仓库里各类战略物资充足。
特别是火药,这东西其实有些超配了。
至于原因,自然是魏广德担心城里那个大火药库的安全。
要是发生意外,简直不敢相信。
为此,魏广德专门找冯保,把大量火药运到各镇。
可即便如此,京城火药局储备的火药数量依旧是个巨大的数字。
当初冯保查问以后,也是吓了一跳。
不管是谁,知道京城里居然有这么一个火药桶子,不后怕是不可能的。
于是,在京城外专门修建储备火药的瓮城,已经纳入内廷这两年最重要的事务中。
只是因为此事内廷主导,魏广德也不好催办。
只是听说,现在据说御马监那边还在为选择争执。
这处瓮城的选址,不能离京城太远,平时会作为四卫轮换驻地,可以说这里建成后会成为内廷完全掌握之地。
大明皇帝的亲军原本是上直二十六卫,不过现在已经改组为龙骧四卫,负责皇宫和皇帝出行随驾护卫任务,此外后宫还有一支禁军,由身材强壮的太监组成,负责宫禁护卫。
而上直二十六卫,则多半并入兵马司,承担京城各门守卫任务,成为京师守卫的主要力量。
至于京营,其实是京师外围守护力量,这两年魏广德虽然有意重组,可里面都是勋贵的自留地,重组必然减少大量官职,从而影响到勋贵子弟的安置。
最终,京营除了三千营和神机营被加强外,五军营就抽调精壮成立了一个步营和一个车营作为主要战力。
其实三千营也就是一个骑营的规模,主要还是御马监比较霸道,抢夺了大部分战马给腾骧左右卫使用,让魏广德想扩充三千营的计划落空。
别觉得这样的内阁阁臣还有什么威严,居然被太监压制。
其实,就算张居正身体健康的时候,面对内廷的予取予求也是只能尽力满足,最多在细枝末节上争论两句。
太监们争的东西,都是宫里默许的,也是他们分辨朝中大臣是否恭顺的依据。
说白了,就是试探张居正、魏广德是否忠心做事。
这样的情况下,就算略有不合理,也得捏鼻子认了。
除非不想当这个官儿,不想继续荣华富贵。